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养老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6-10-31 09:18:2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更多的老年人须居家养老,这是文化背景使然,也是客观现实使然。老龄化社会到来,对中国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社区自治更多将依靠社工组织来管理。现对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到2020年,中国需要145万社会工作者,目前仅仅有50万左右,还有将近95万的人才缺口。而当下的情况则是,中国每年只有3万多毕业生,且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并不从事本行业。

  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将催生巨大的居家照顾和家政服务市场,需要有社区服务跟上来,无论是送上门的居家护理也好,还是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内享受日间照料服务,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将是主要的支撑力量。

  专业人才必然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政府要设定一些条件,让人觉得进入养老产业有就业机会,且不卑微。要给社会工作者一种应有的地位和荣光,以及相匹配的体面的收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服务还需要接续进行。对于任何一个长者,一定会经历60多岁在家,70多岁接受社区服务,80多岁走向专业的养老机构,这是不可抗拒的一个过程,其间伴随服务模式的重新构建。

  在这样一个模式下,社区始终是中国养老产业的主战场,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一定是要向社区倾斜的。巨大的需求与巨大的缺口,使养老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刺激养老服务产业的体量倍增。

  养老地产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表明目前现状并不乐观,这个市场的发育还存在不可忽略的结构性矛盾。中国老年产业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恺悌分析认为,巨大的总需求下,中国的大量养老床位却处在闲置状态,空置率据统计达到48%,而实际情况可能远超这个数字。

  养老产业看上去很美,它是体量和需求巨大的产业,却并非暴利行业。张恺悌说,当下的养老服务始终在微利运行,甚至赔本也赚不来吆喝。以北京的养老市场为例,大量床位空置的同时,一些公立养老院却是爆满,排队等候床位的动辄几百人。因为这些养老院享受国家补贴,服务设施齐全而床位费便宜,所以一床难求。

2016年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而一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如果配套完善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运营成本就会居高不下,很难得到老年人的青睐。如果降低服务水准,只满足基本的生活服务,则很难称其为合格的养老机构。如果没有补贴,民营企业提供公立养老机构同样的环境和服务,则必然会赔本,这就是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

  张恺悌曾参与中国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在几年前,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养老床位短缺曾经是一个时期的指导方向。但显然,单纯满足床位的增长,遭遇了市场寒流,养老市场如何健康有序推进,又进入了反思和总结的阶段。

  前不久,上海市公布了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发展方向。以此为标志可以探查养老模式顶层设计的曲折反复,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角色,从补充到支撑,现在从支撑变为补充。在一些政策文件中,究竟是支撑?还是补充?至今仍语焉不详。

  遗憾的是,十二五期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抓住养老产业转瞬即逝的风口,出台了一些非理性的支持政策,在土地出让和金融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在极大刺激养老地产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泡沫。

  “养老产业无疑是一个大蛋糕,但要看这个蛋糕是不是做成了?”张恺悌认为,养老产业仍处在做蛋糕的过程中,分蛋糕的时候还远没有到来。在这个漫长的培育期,养老市场必须有社会资本进入,要让他们进得来,还得留得住。

  虽然养老地产相关项目超百个,但绝大多数是面向高端人群,中低阶层养老需求遇冷。据悉,不少养老地产项目每月价格动辄上万,中低阶层显然难以承担。

  之所以会出现养老地产高端化,一是由于高端化更利于企业实现盈利,二是当前国内养老模式的主流仍是居家养老。

  养老地产涉及配套较多,包括餐饮、娱乐、养生、保健、医疗等内容,带来的成本是可以想象的。同时,还难以享受到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只好选择满足高端人群的养老需求,以保证项目不亏损。

  养老理念的落后,是国内居家养老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这对养老地产来说无疑是一大利空,导致许多养老公寓入住率不高,不少项目因此陷入亏损。

  从这点来看,养老地产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老龄化并未加剧以及缺乏政策保障前,市场对养老地产的需求量可能并不大。即便是高端市场,恐怕也不会有大的增长。

  但养老地产的前景是无疑的,其潜力要得以充分释放,还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的共同作用。当前房企、险资更多的是试水之意,也是造成与市场主体需求不符的重要原因。

  未来,养老地产企业要满足层次不同的老年人需求,开发综合性住宅养老地产产品,即以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力和需求为主,如此才能推动养老地产发展壮大,才能从中受益。

更多养老地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老地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