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小米行业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小米行业市场情况,了解小米行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小米行业投资决策或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小米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包含的内容有:小米行业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查;小米行业市场基本状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市场规范,总体需求量,市场的动向,同行业的市场分布占有率等;有销售可能性调查,包括现有和潜在用户的人数及需求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本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等;还包括对小米行业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
小米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采用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1)直接调查法。通过对主要区域的小米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贸易商、下游需求厂商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深度访谈,获取小米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2)间接调查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及所掌握历史数据与二手资料,及时获取关于中国小米行业的相关信息与动态数据。
小米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在调查活动中收集、整理、分析小米行业市场信息,掌握小米行业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投资者进行小米行业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帮助企业/投资者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中金发布研报称,考虑小米集团-W(01810)手机需求低迷及原材料涨价,下调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5.9%至461.39亿元;维持2026年利润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7.0倍/18.5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基于SOTP估值法切换估值中枢至2026年,维持70.0港元目标价,对应36.1倍/24.7倍市盈率,有33.6%的上行空间。
摩根大通表示,在近期因盈利下调担忧导致股价回落之后,小米电动汽车交付量若出现显著增长,未来3至4个月股价有望上涨15%至20%。包括Gokul Hariharan在内的分析师将小米股票列入“正面催化观察名单”,预计其电动汽车月交付量将在第四季度某个时候达到4万辆。小米电动汽车交付量已在约3万辆的水平徘徊数月,若出现增长,将有助于支撑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估值。过去一个月,小米股价表现不及基准股指,投资者预期下半年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核心业务的盈利放缓。摩根大通维持小米股票“中性”评级,目标价为60港元。
中金发表报告,预计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收入将达1179.7亿元,按年增长32.71%,经调整净利润101.8亿元,按年增长64.84%(包含电动车及创新业务3.6亿元亏损)。盈利预测基本保持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5及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市盈率分别为26.5倍和19.3倍。考虑到行业估值中枢下移,该行将小米目标价下调9%至70港元,对应2025及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34.4倍和25.1倍,潜在上行空间29.6%,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非常希望购买一辆小米汽车,公司与小米在许多方面都密切合作。黄仁勋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过去五年的发展可能是最让世界惊讶的。在黄仁勋发表上述讲话之际,港股小米集团短线拉升,跌幅收窄。黄仁勋今日在北京举行媒体吹风会,根据媒体报道,这是他年内第三次现身中国大陆。在他到访北京后,有关于他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的两张合影流出,并冲上了热搜。
海通国际发表中国汽车行业报告,内地各大车企陆续公布6月销量。为冲刺半年销量,主流厂商密集推出优惠促销抢占市场份额。展望下半年,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码,该行认为价格战或将逐步收敛,竞争焦点将转向服务升级、品质与价格平衡及技术叠代。该行指小米汽车6月销量超2.5万辆,按月回落约3,000辆。YU7于6月26日上市,18小时内锁单逾24万台;当前主要压力在交付端,工厂二期产能释放节奏将成关键变量。该行预计YU7年底单月交付有望破4万辆。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Bin Wang研报称,预计小米集团下半年将交付10万辆该公司的新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YU7。德银称,该公司在发布这款车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就收到28.9万辆的订单,好于市场预期的10万辆。小米集团将于7月份开始交付YU7。展望2026年,该分析师预计小米集团全年总销量将达到75万辆,其中包括35万辆YU7。德银维持对小米集团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75.00港元。
中金公司就小米集团-W(01810.HK)发布研报。认为该公司举行发布会,推出小米YU7、小米AI眼镜及多款IoT新产品,且考虑小米YU7大定超预期。上调目标价至76.9港元,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花旗发表报告指,小米集团(01810.HK)YU7标准版、Pro版和Max版的零售价分别为25.35万、27.99万及32.99万元人民币。销售开始后首3分钟订单量达到20万,首小时内达到28.9万,订单表现已超过多数市场预期。花旗预期小米股价应对YU7的订单作出正面反应,并认为今年的40万辆电动车出货量目标有上升空间。投资者可能会因进一步的电动车产能扩充计划而增强信心。下一个催化因素为第二季业绩/第三季指引。目标价73港元,评级买入。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小米集团(01810.HK)推出第二款电动车YU7,起售价为25.35万元人民币(下同),较SU7的价格高,该行料可为2025至26年的平均售价及利润率带来正面影响。另外,该行亦见到YU7的订单量有惊喜,开售3分钟即有20万辆订单,一小时内已有28.9万辆,高于SU7开售4分钟的1万辆,及开售首27分钟的5万辆。该行重申其看法,认为小米的电动车将为行业带来冲击,而YU7会是显着的催化剂。该行亦曾强调预期至2030年,小米整体收入规模可达1万亿元,而净利润可达1,000亿元。如是者,小米市值可达2.5万亿元,YU7的成功有助加速此进程。该行现予目标价62港元及「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