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表示,全球造船产能自2009年以来持续出清,伴随着全球运力进入新一轮更替周期,当下中、韩主流船厂产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行业处于良性、有序竞争状态,造船业持续景气。我们判断2027年前造船业供给弹性整体有限,预计到2027年年底全球造船产能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17%,其中重启产能和扩建产能弹性分别为6%/11%,扩建主要为高附加值增量船型大型LNG运输船的产能。供给端持续紧张且缺乏弹性支撑新船价格不断上涨,目前Clarksons新船价格指数为185点(本轮周期起点为125点),复盘过去三轮造船周期船价走势,我们判断本轮周期新船价格指数高点会将在240-250点,当前船价还处于本轮上行周期中期位置。当前时点我们继续坚定看好本轮造船景气周期以及深度受益于本轮造船上行周期的细分产业链龙头企业,维持船舶制造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更多造船研究分析内容详见《2024-2029年中国造船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造船行业的经济发展与现状,以及造船行业进展与投资机会,并对造船行业投资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造船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遇、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
1、华菱钢铁【查看报告】【查询数据】
公司简介: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1999]58号文批准,于1999年4月29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8月3日,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5日发行的20,000万股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5年9月16日,国家商务部(商资批[2005]2065号)文件批准本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2005年9月20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妥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2008年9月11日,公司名称由"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Hunan Valin Steel Co.,Ltd."。
主营业务:无缝钢管、金属制品原料和铜盘管的生产与加工。
2、中国重工【查看报告】【查询数据】
公司简介: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改革[2008]260号)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 2009年12月16日,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9]799号),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主营业务: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和运输设备及其他。
3、久立特材【查看报告】【查询数据】
公司简介:本公司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股[2005]51号)批准,由浙江久立不锈钢管有限公司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经浙江天健审计的截至2005年7月31日的净资产10,800万元,按1:1的比例折成10,8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9月19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登记,注册资本10,800万元,工商注册号为3300001011575。
主营业务: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的管材、管件、法兰、棒材及管道预制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4、大连重工【查看报告】【查询数据】
公司简介:本公司系于2007年3月12日经大连市国资委大国资产权[2007]58号批准,由大重铸钢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天健华证中洲审(2007)NZ字第050002号审计报告,大重铸钢以2007年2月28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1,474.37万元为基础,按照1:0.74507的比例折为公司股份16,000万股。公司于2007年3月19日在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21020011039966-3383。 公司名称由"大连华锐重工铸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由"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Steel Casting Co.,LTD."变更为"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Ltd."。自2011年11月25日起变更。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大型铸件的制造和销售,为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提供大型高端铸件。
5、凯美特气【查看报告】【查询数据】
公司简介: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原湖南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11日,原名为湖南凯美特干冰有限公司。 2004年3月12日,凯美特有限公司第二届三次董事会决议,同意公司原中方股东巴陵石化岳阳金石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全部转给浩讯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后,公司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南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 2007年8月29日,湖南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2月4日经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 2011年2月18日,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主营业务:石油化工尾气(废气)、火炬气为原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干冰、液体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氮气及其他工业气体。
6、中国动力【查看报告】【查询数据】
公司简介: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国经贸企改[2000]471号文件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保定汇源蓄电池配件厂、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13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公司于2004年6月29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8000万股。 2016年4月29日,公司名称由“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称由“Fengfan Stock Limited Company”变更为“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Power Co.,Ltd.”。
主营业务:军民用汽车启动铅酸蓄电池业务;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民用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业务。
更多造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造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通过对造船业历史回溯来探寻周期规律,从多个角度对当前形势进行研判。民生证券认为:在“供给改善、需求向好、盈利增厚”三重因素叠加下,本轮造船大周期正处于景气前期。具体看:1)造船业在上一轮大周期结束后有长达约15年的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需求端中长期持续向好。船企手持订单量创2014年来新高,生产任务饱满,部分船企已排产至2028年;3)供需错配驱动船价上涨,同时成本端随钢价回落,船企盈利能力得到明显修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1—6月,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0%、74.7%和58.9%。
东吴证券研报称,船舶具有二十年以上的长寿命、一年半至三年的长生产周期和长扩产周期,导致造船业以十年为维度周期波动。本轮船舶周期启动自2021年,船舶订单量价齐升,当前仍维持较高景气度,头部船厂接单至2028年。判断船舶行业仍在周期上行阶段,需求侧船龄到期与航运业燃料转型为核心驱动力,供给刚性下周期有望持续至2030年后。建议关注订单量利齐升、业绩兑现的船舶龙头及产品矩阵拓展、订单饱满的国产零部件商。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展望后市,在全球制造业复苏的背景下,伴随巴以冲突、红海事件影响力的持续扩散,全球航运需求缺口仍将存在。伴随脱碳进程的不断加速,未来有望多船型轮动推动造船业景气度继续上行。散货船:大宗商品需求提供支撑,双燃料替换缺口大;集装箱船:红海扰动运价走高,中小箱船更新需求强;油船:贸易预期向好,原油船更新需求缺口较大;气体船:双燃料需求牵引,气体船多向发展。目前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均处于全球第一,船企对比日韩造船具备多重优势,未来有望把握机遇迈向绿色高端再创辉煌。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船型需求有望轮动,看好造船市场景气度延续。展望后市,在全球制造业复苏的背景下,伴随巴以冲突、红海事件影响力的持续扩散,全球航运需求缺口仍将存在。伴随脱碳进程的不断加速,方正证券认为未来有望多船型轮动推动造船业景气度继续上行。散货船:大宗商品需求提供支撑,双燃料替换缺口大;集装箱船:红海扰动运价走高,中小箱船更新需求强;油船:贸易预期向好,原油船更新需求缺口较大;气体船:双燃料需求牵引,气体船多向发展。目前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均处于全球第一,船企对比日韩造船具备多重优势,未来有望把握机遇迈向绿色高端再创辉煌。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全球造船产能自2009年以来持续出清,伴随着全球运力进入新一轮更替周期,当下中、韩主流船厂产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行业处于良性、有序竞争状态,造船业持续景气。判断2027年前造船业供给弹性整体有限,预计到2027年年底全球造船产能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17%。供给端持续紧张且缺乏弹性支撑新船价格不断上涨,复盘过去三轮造船周期船价走势,判断本轮周期新船价格指数高点将会在240—250点,当前船价还处于本轮上行周期中期位置。
中信证券表示,全球造船产能自2009年以来持续出清,伴随着全球运力进入新一轮更替周期,当下中、韩主流船厂产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行业处于良性、有序竞争状态,造船业持续景气。我们判断2027年前造船业供给弹性整体有限,预计到2027年年底全球造船产能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17%,其中重启产能和扩建产能弹性分别为6%/11%,扩建主要为高附加值增量船型大型LNG运输船的产能。供给端持续紧张且缺乏弹性支撑新船价格不断上涨,目前Clarksons新船价格指数为185点(本轮周期起点为125点),复盘过去三轮造船周期船价走势,我们判断本轮周期新船价格指数高点会将在240-250点,当前船价还处于本轮上行周期中期位置。当前时点我们继续坚定看好本轮造船景气周期以及深度受益于本轮造船上行周期的细分产业链龙头企业,维持船舶制造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