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GW,成为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政策对行业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8月19日,多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规范竞争秩序、提升技术质量等关键议题展开部署,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会议明确要求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针对当前部分环节出现的盲目扩张现象,强调需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和动态监测体系,重点清理低效重复建设产能。数据显示,2023年1-7月光伏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45%,但单位产能利用率较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凸显结构性调整必要性。
针对组件价格战频发问题,政策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价格监测平台,实时跟踪硅料、电池片等关键环节报价。同时将功率偏差率纳入产品认证标准,对虚标参数行为实施"黑名单"制度。2023年第二季度抽检数据显示,18%的光伏玻璃样品存在厚度不达标问题,技术规范升级迫在眉睫。
会议特别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N型TOPCon、异质结等高效电池技术研发。据行业测算,2025年PERC电池片占比将从当前75%降至40%,而TOPCon产能有望突破150GW。政策引导下,企业正加速布局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路线。
通过行业协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光伏电站开发与组件制造形成利益共同体。2023年7月工信部已启动"标准领跑者计划",将组件转换效率作为产能置换的核心指标。政策组合拳预计可使全行业生产成本在2025年前下降18%-22%。
来看,本次座谈会标志着光伏产业治理进入系统化新阶段。通过强化竞争秩序规范、技术标准升级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我国光伏市场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预计到2025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光伏发电成本有望降至每度电0.2元以下,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
更多光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