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2025年7月全球光伏产业延续高景气态势,单月新增签约/规划项目规模突破28.9GW,海外市场持续领跑。伴随N型电池、TOPCon等技术迭代升级,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布局呈现差异化特征,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观察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光伏产业共披露12个签约及规划项目,总规模达28.9GW,其中海外项目占比超九成(11个项目),凸显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从产业链环节看: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本土企业与跨国资本正加速推进产能落地。例如某企业在土耳其拟通过两期建设实现5GW组件扩产,计划于2028年全面投产;而加拿大某能源公司则宣布在安大略省启动1GW高效组件生产基地。
同期公布的开工数据显示,全球光伏产业建设步伐显著加快:
这一进展不仅反映了资源布局向低成本区域倾斜的趋势,更体现了从材料端到制造端的技术协同效应。例如部分新建项目明确将N型电池技术导入生产体系,进一步压缩传统P型产品的市场空间。
当前行业竞争已进入"技术+成本"双轨驱动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项目普遍将技术先进性作为投资核心考量。例如某西南地区签约项目即采用铜栅线替代银浆方案,在降低异质结电池成本的同时提升量产可行性。
展望
2025年光伏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的显著特征:海外市场承接了超过九成新增规划产能,技术路线选择直接影响投资布局方向。随着TOPCon、HJT等技术成熟度持续提升,预计到2028年前后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效率跃迁期。在此过程中,兼具技术迭代能力与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推动光伏从"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加速转型。
更多光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