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周期波动后迎来修复拐点。据数据显示,A股光伏设备板块70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数已披露半年报或业绩预告。横店东磁以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58.94%位居前列,锦浪科技紧随其后实现70.96%的增速;清源科技、江苏酉立智能装备等企业亦发布上半年预增公告。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光伏行业正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调整逐步走出低谷,头部企业在价格竞争趋缓和需求回暖的双重驱动下率先恢复增长动能。
当前光伏行业的复苏离不开政策引导下的市场秩序优化。相关管理部门通过遏制无序产能扩张、规范技术标准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恶性竞争问题。这一背景下,上游多晶硅料价格自2025年7月起持续回升,其中N型复投料成交价突破5万元/吨,推动主产业链盈利空间逐步修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政策调控为光伏产业构建了更可持续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尤其对提升技术含金量、促进产能有序释放具有关键作用。
储能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本次复苏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等高耗能领域用电需求激增,光伏+储能系统配套需求同步提升,直接带动逆变器、电池片等核心环节企业的业绩上行。例如,部分头部逆变器厂商通过优化AI负载适配技术,实现了订单量与利润率的双重突破。与此同时,N型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推动组件企业产品溢价能力增强。
尽管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回升引发市场关注,但行业观察者普遍认为当前涨幅处于合理区间。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落地,光伏主产业链价格体系正逐步回归理性周期波动模式。展望下半年,在分布式电站装机提速、海外市场关税壁垒松动的双重利好下,储能系统集成商、高效电池设备制造商等细分赛道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增长主力。
2025年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并重”转型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结构性修复。头部企业的亮眼业绩印证了市场出清后的复苏潜力,而储能、N型技术等细分赛道的爆发则为行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未来,随着产业链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全球能源转型需求释放,光伏有望持续发挥在清洁能源体系中的支柱作用,驱动相关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21日)
更多光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