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展报告

2014年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展报告

2014-07-09 10:10:5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昨日,由中国信托业协会牵头编写的首份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201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指出,把信托尽职管理的良好结果等同于“刚性兑付”,是目前社会对信托风险的最大误解。

  报告指出,融资信托固定收益的风险,来源于融资方的违约,而不是信托公司的违约。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信托投资行业市场供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了解到,从信托的制度安排上来看,信托财产虽然形式上被置于受托人名下,但实质上不属于受托人的资产,受托人不得对信托利益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受托人对信托财险也不享有任何实质的利益,受托人仅作为管理人,信托财产所产生的一切利益也均归受益人,所发生的风险自然也由受益人承担。因此从制度上也不存在所谓的“刚性兑付”原则。

  事实上,尽管信托公司对信托利益的实现没有保证责任,却负有法定和约定的尽职管理职责。为促使信托快速发展,过去几年遇到的个别信托风险事件,大部分公司也为维护自身的声誉选择“兜底处置”,投资者的利益最终没有实际损失,从而给人们一种“刚性兑付”的印象。

  对于这种现象,报告认为,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刚性兑付”原理,而是信托公司尽职履行职责的结果,把这两者等同是目前社会对信托风险的最大误解。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信托资产规模已经逼近12万亿元,这种所谓的“刚性兑付”迟早将被打破。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轶昨日就此表示,“刚性兑付”并不符合公平交易规则,今后要在卖者有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买者自负。

更多信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信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