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多家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尤其是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部分银行利率已跌破2%。这一调整的背后,反映了银行业在净息差收窄压力下的应对策略,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市场利率可能继续下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银行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4月以来,多家银行对中长期存款利率进行了显著下调。以恒丰银行为例,其“臻享存款”产品中,3年期、2年期和1年期的利率分别从2月的2.35%、1.95%和1.80%下调至2.15%、1.80%和1.65%,降幅分别为20个基点、15个基点和15个基点。浦发银行的“安享赢”三年期年利率也从2.15%降至2.05%,下调了10个基点。平安银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从年初的2.05%降至1.65%,2年期和1年期利率分别为1.7%和1.6%。
不仅大型银行,部分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也开始下调存款利率。例如,兴宁珠江村镇银行的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从2.10%、2.75%和3.25%降至1.50%、1.60%和1.55%,其中5年期利率降幅高达170个基点。这一调整使得这些银行的利率水平逐渐向国有大行靠拢。
除了直接下调利率,部分银行还通过调整存款门槛和下架长期限产品来降低付息成本。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取消了“50万元起存,存期3年,年利率2.15%”的大额存单产品,目前仅面向新客户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2.15%,起存金额为20万元。这一调整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控制负债端成本。
在经历多次利率下调后,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已全面低于2%。以建设银行为例,其5年期利率最高为1.55%,1年期利率仅为1.1%,超过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为1.9%。这一趋势反映了国有大行在净息差收窄压力下的应对策略。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2024年一至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54%、1.54%、1.53%和1.52%,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多数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负债端成本管控压力持续凸显。预计2025年银行业息差仍将面临下行压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行以及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的调整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将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这一趋势有助于银行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维持息差基本稳定,符合金融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
总结
总体来看,近期多家银行对存款利率的调整,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下调,反映了银行业在净息差收窄压力下的应对策略。通过调整利率、管控付息成本等方式,银行试图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未来,随着市场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存款利率可能继续调整,银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更多银行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银行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