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加快"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实施方案》,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务流程的深度融合,打造精准化、集成化的政务服务体系。该方案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围绕关联事项整合、行业准入优化等核心任务,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浦东新区以"新增""优化"为改革抓手,重点开展"开店一件事"专项改革,将原本分散在市场监管、消防、环保等部门的审批流程进行系统整合。通过智能预审和材料共享,实现开办餐饮店、便利店等高频业态"一次申请、联合验收"。同时深化劳动维权"一件事"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创"解纷+帮扶"集成机制,劳动者可通过统一平台完成投诉受理、法律咨询和就业指导全流程。
浦东新区在原有"一业一证"改革基础上,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通过建立智能审批模型,动态识别市场主体的跨领域经营需求,率先试点"一证覆盖多业态"模式。目前正加快研发行业综合许可证2.0版本,运用AI比对技术自动整合不同行业的许可条件,为同时涉及餐饮、零售等复合型业态的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
实施方案明确将人工智能贯穿改革全流程:在前端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企业需求,在中端构建智能审批系统替代人工核验,在后端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部门数据安全共享。特别强调要建立"AI+人工"双轨监管机制,对自动审批结果进行动态抽查,确保服务效率与质量并重。
浦东新区同步构建"监测反馈优化"闭环管理体系,依托智能服务平台实时采集企业评价数据。每季度发布改革成效评估报告,针对高频问题事项启动专项改进程序。设立政务服务创新实验室,定期迭代升级AI算法模型和业务流程设计。
通过系统性推进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浦东新区正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改革经验。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制度变革的模式,不仅大幅压缩了办事时限,更实现了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根本转变,为全国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该方案自2023年5月起全面实施)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