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积极信号后,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其中化工板块表现尤为突出。苯乙烯、聚酯原料及合成橡胶等品种在宏观预期修复与基本面支撑下联袂上涨,反映出产业链对政策面改善和行业供需格局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工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5月12日中美双方达成关税缓征协议后,市场风险偏好快速回升。此前受地缘政治及出口预期压制的化工品价格迎来集体修复窗口,苯乙烯期货单日封板领涨,合成橡胶、PX等品种涨幅均超5%。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宏观利好不仅缓解了海外订单不确定性,更通过改善产业链利润空间推动企业复产积极性提升。
作为化工板块领涨品种,苯乙烯的强势表现源于多重因素共振:装置检修导致港口库存降至5.67万吨(同比减少11.82%),东北某乙烯裂解装置突发停车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值得注意的是,纯苯价格低迷与现货惜售行为形成短期矛盾支撑,市场流通货源稀缺性成为本次价格上涨的关键触发点。
在PTA持续去库(社会库存创年内新低)和PX加工差压缩的背景下,聚酯链走势出现结构性分异。上游PX因短流程装置减产维持供需紧平衡,而下游涤纶长丝产销放量延缓了企业减产压力。分析人士强调,若终端纺织服装出口订单未见实质性增长,产业链利润修复将面临内需淡季的持续考验。
行业观点对后续行情存在明显分歧:一方认为油价企稳和聚酯开工率维持高位可支撑上涨趋势;另一方则担忧纯苯进口替代(美国歧化装置停车影响)可能打破国内原料平衡。核心矛盾仍在于宏观政策落地效果与产业链库存周期能否形成共振,短期价格波动或加剧。
总结:
此轮化工期货反弹是宏观政策预期改善与行业供需结构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苯乙烯的强基本面、聚酯链的成本传导特征以及外部订单变化将成为下一阶段行情演变的关键观测点。尽管当前市场情绪高涨,但需警惕高库存压力下利润修复的可持续性风险,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国内外需求端的实际兑现情况及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调整动态。
更多化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化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