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4年5月中旬,我国化工板块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数据显示,石油化工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18.2倍,较历史均值15.7倍溢价约16%;基础化工板块市盈率为23.7倍,低于历史平均28.3倍水平达16%,估值性价比显著提升。在行业供需格局优化与产业升级背景下,具备技术壁垒和资源稀缺性的细分领域正迎来战略配置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工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政策导向持续强化扩大内需战略,民爆器材、制冷剂及改性塑料等板块的市场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特征。民爆行业在矿山智能化改造与基建投资加码双重推动下,头部企业通过产能整合和电子雷管升级,有望实现量价齐升;第三代制冷剂配额管理进入关键阶段,具备生产资质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超额收益;改性塑料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5G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深化,正带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高端制造升级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催生结构性机会。聚酰亚胺(PI)薄膜在柔性显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推动其国产化进程加速;成核剂技术突破助力可降解塑料产业规模化发展;环烯烃共聚物(COC/COP)凭借优异光学性能,在医疗耗材和光学镜头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攀升。这些新材料赛道的技术壁垒高、进口依赖度大,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将率先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
部分基础化工原料因供给约束与需求刚性,景气周期有望延续。钾肥受海外地缘冲突影响供应稳定性下降,国内盐湖提锂副产氯化钾项目加速投产;磷矿石作为新能源电池关键原料,其战略资源地位随磷酸铁锂产能扩张而强化;钛白粉企业在高端涂料和电子级应用领域的延伸,叠加海外出口需求增长,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上述资源型资产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改造,正在实现从周期属性向成长逻辑的转变。
当前化工行业估值分化显著,基础化工板块处于历史偏低位置,性价比优势突出。内需提振、新材料突破与资源品景气延续构成三大核心投资逻辑,建议重点关注技术壁垒高、供需格局优化的细分领域龙头。随着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深化,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整合优势的企业将获得长期超额收益,行业结构性机会值得持续跟踪布局。
更多化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化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