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政府网消息显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通过系统性立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并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制度框架。这一计划涵盖16件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及30件行政法规制定或修订项目,成为新一年法治建设的核心蓝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计划》明确将提请审议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等多部关键法案,涵盖金融监管(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科技创新(如注册会计师法修正)及民生保障(如医疗保障法草案)。同时,通过"打包修法"方式解决制度衔接问题,并针对分步推进的改革举措及时立法配套。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将制定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条例,修订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强化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法治基础。
作为新增重点领域,《计划》延续2024年立法方向,明确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工作。结合近年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算法监管规定,此次规划将通过修订对外贸易法、制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法规等举措,完善涵盖数据安全、算法伦理和跨境应用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特别强调在民事权利保护层面,延续民法典对肖像权与声音权的规范逻辑,强化技术滥用防范机制。
围绕平安中国建设目标,《计划》提出通过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等立法项目,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在涉外领域,除修订海关法、出境入境管理法外,还明确制定反外国制裁法规配套规定,展现统筹国内国际法治环境的治理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消防救援人员法草案与监狱法修订草案的同步推进,凸显对公共安全与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双重重视。
在依法行政领域,《计划》预备审议信访法草案和机关事务管理法草案,旨在通过制度化规范提升治理效能。教育文化方面,教师法修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形成"软实力"立法矩阵;社会民生领域则聚焦医疗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等群众关切点,同步推进住房租赁条例制定与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实现法治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的深度融合。
总结:系统性立法引领发展新阶段
2025年国务院立法计划以"十四五"收官为节点,在保持改革连续性的基础上强化制度创新。通过16+30项立法任务构建覆盖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法治网络,特别是人工智能治理从专项法规升级到综合立法体系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正通过前瞻性制度设计应对技术变革挑战。这种立法规划既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又为深化改革预留空间,体现了新时代依法治国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路径。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