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呈现显著回暖态势。最新数据显示,头部企业在出栏量与销售收入上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同时期货价格波动反映供需关系变化,产业链上下游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本文通过梳理重点企业的经营数据及市场表现,揭示当前生猪产业的核心趋势与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生猪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4月,多家A股上市养殖企业披露的数据显示出行业扩张动能强劲:牧原股份当月商品猪销量达657.3万头,同比增长51.8%,销售收入突破125.95亿元,增幅53.42%。其前四个月累计销售近2500万头生猪,收入超458亿元,印证了规模化养殖的扩张成效。温氏股份同样表现突出,单月出栏量317.57万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毛猪均价维持在14.92元/公斤水平。新秀企业如兴疆牧歌也展现潜力,以6.39万头的销量实现33%的同比增幅,累计销售贡献达2.18亿元,成为行业新增长极。
行业盈利状况较去年同期大幅好转。一季度数据显示,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达到44.9亿元,温氏股份则实现20亿元的扭亏成绩。这种转变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企业通过优化种群结构、提升饲料转化率等技术手段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市场策略调整加速产能释放,如克明食品旗下兴疆牧歌通过销售网络拓展和区域布局优化,使14月销量同比增长11.52%。同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帮助头部企业获得更强议价能力,在猪价微幅波动背景下仍能维持收入增长。
市场分析显示,当前生猪供给端压力仍在积累。基于能繁母猪存栏量推算,后续出栏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但冻品库存处于低位为价格提供一定缓冲。期货市场方面,主力合约在1350014600元/吨区间震荡,反映投资者对供需平衡的谨慎预期。尽管养殖利润环比上升,但终端消费需求未见明显改善,预计5月仍将维持低位震荡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二次育肥入场可能抑制价格下行空间,形成短期市场托底力量。
总结而言,2025年4月生猪产业延续了量增价稳的运行特征。头部企业通过产能扩张与效率提升实现业绩突破,但行业整体仍面临供给增加与需求疲软的双重考验。未来走势将取决于能繁母猪存栏调整节奏、成本控制成效及消费端复苏力度。在供需动态平衡中,企业需持续关注市场变化,灵活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更多生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