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认定6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其中3项来自中国。随着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的入选,中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总数已增至25项,持续领跑世界。这些遗产不仅是传统农耕智慧的结晶,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范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浙江德清的“鱼蚌共生”系统以珍珠蚌为核心,构建了水稻种植、桑蚕养殖与珍珠生产的立体循环模式。该系统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的有机融合,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其创新性地将水产养殖与农业耕作结合,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挑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福建福鼎依托独特的自然萎凋工艺和“绿雪芽”母株资源,打造了茶园与森林的有机共生体系。该遗产不仅保存着18个珍稀茶树品种,更通过保护120余种农业物种构建起韧性生态系统。其实践证明,在人口密集区域仍可实现传统种植与生态保护的高度协同,为亚热带地区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树立标杆。
甘肃什川镇的百年古梨园系统展现了干旱地区的农业创新力量。通过融合果树栽培、粮食种植和养殖业,该遗产在黄土高原脆弱环境中实现了水土保持与经济产出的平衡。其采用的传统多元种植模式有效降低了化学投入品依赖,并为本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庇护所,成为应对极端气候条件的典范案例。
本次新增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度与广度。从江南水乡到西北旱塬,这些系统不仅延续了千年农耕文明脉络,更通过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智慧,在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安全保障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注加深,中国的实践经验将持续为世界农业发展贡献东方方案。
更多农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