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的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风电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拓展,从国内装机规模跃升至海外布局加速,风电已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核心力量。伴随全球气候目标的深化,中国风电产业依托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协同,正以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式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风电产业正通过全链条技术升级应对深远海开发挑战,漂浮式基础、大容量机组等技术持续突破,推动风电资源开发向更广阔海域延伸。同时,针对沙漠戈壁等特殊环境的“定制化”机组研发,助力沙戈荒风电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年新增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进入规模化开发新阶段。
全球能源转型目标下,中国风电企业加速“走出去”,机组出口覆盖57个国家,7家重点企业已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风电与太阳能总装机目标达36亿千瓦,为风电产业注入长期增长动力。
中国风电资源禀赋显著,陆上“三北”地区可开发量超75亿千瓦,中东南部区域潜力达25亿千瓦,近海风电可开发量超27亿千瓦。基于此,行业权威机构提出,到2060年风电累计装机需达50亿千瓦以支撑“双碳”目标。
为实现这一愿景,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2.0》明确,未来需年均新增装机1.2亿千瓦以上,2030年累计装机突破13亿千瓦。重点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机组效率、开发智能解决方案,正成为推动目标落地的核心力量。
面对低价竞争困境,风电行业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机制优化逐步扭转局面。2025年数据显示,整机中标价格已回升至合理区间,技术标权重提升使行业竞争转向技术与服务价值。人工智能成为破局关键,重点企业推出AI融合装备:
行业分析指出,AI驱动的能源大模型正推动风电从“设备供应商”向“智能能源服务商”转型,核心竞争力将转向数据、算法与场景融合能力。
2025年,中国风电出口持续增长,新增出口容量达519.37万千瓦,同比增长41.7%,累计出口容量超2078.78万千瓦。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成本与全链条服务优势,逐步占据国际市场份额。某企业以38.6吉瓦全球风机订单量蝉联榜首,其中出口订单占比超25%,验证了中国风电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在海外市场拓展中,重点企业采用本地化策略,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开发适配性方案,既应对碳足迹管理等国际规则,也带动目标国经济发展。行业专家强调,中国风电出海正从单一设备出口转向技术、标准与服务的综合输出,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能源生态。
2025年的风电行业正站在技术革新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风口。通过技术创新、AI赋能与海外市场拓展,中国风电企业不仅巩固了全球领先地位,更以智能化、多元化解决方案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转型。从50亿千瓦装机目标到36亿千瓦的中期承诺,风电产业正以更高效、更灵活的姿态,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强劲动能。未来,随着技术壁垒的持续突破与国际合作的深化,风电行业将持续释放绿色经济的增长潜力。
更多风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风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