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航空,又称为低成本航空或低价航空,这一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全球现共有176家廉价航空公司,其中欧洲廉价航空航企78家、亚洲43家、美洲36家,以下是廉价航空行业分析。
20世纪70年代,低成本航空运输在北美市场出现,经过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实践,迅速在全球推广开来;截至2018年,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超过170家,市场份额已由10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26%,东南亚已经超过30%;低成本航空在欧美2-3小时航线的市场份额呈不断上升趋势,甚至在北美、欧洲市场上都形成了低成本航空在五大航空集团中占据两席的局面。
与之相比较,中国低成本航空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速度上也不占优势。我国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于2005年7月开始运营定期航班。截至2018年10月,春秋航空拥有38架空客A320型飞机,经营76条国内航线、5条港澳台航线和7条国际航线。统计显示,低成本航空占我国国内航线的比例仅为6.7%,远低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低成本航空发达的东南亚国家。
我国的春秋拥有自己直销系统,在之前通过节约的直销代理费约2亿元,而其使用自主研发的分销订座、离港系统节约1.04亿元,同时还节约民航结算系统服务费约6000万元。廉价航空行业分析指出,通过自研系统,大约每张机票可减少销售费用约40-50元。
降低机场的服务费用,比如起降费、靠桥费、旅客服务费等,国内春秋航空采用相对空闲的二类机场以及半小时停留的手段使得每次的靠桥费都要省五六千元,而亚航则会使用机场的专用低成本航站楼,比如泰国曼谷的廊曼机场及其主要枢纽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
同时政策的支持让高客座率的春秋航班有更大的优惠,按局方规定,飞机座位数高出同机型平均座位数10%,且客座率不低于85%,旅客服务费可适当优惠。春秋航空座位数高出12%,客座率也高于90%,旅客服务费可优惠25%。
1、预计2025年我国廉航市场规模或千亿,春秋将受益行业成长红利
人均乘机次数至少存1倍空间,未来15年CAGR或8%以上。2020年、2035我国人均乘机次数有望提升至0.5次、1次,廉价航空行业分析预计2020~2035年我国航空客运量CAGR为8%以上,仍有望维持高增速。
2、我国低线消费潜力巨大,有望支撑航空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均GDP已升至6300美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数量却达9.6亿人,占比全国人口的近70%,我国低线消费强力巨大。预计随着低线城市人均GDP未来持续增长并超过8000美元,低线居民对旅游消费将会大幅增加,低线消费群体有望成为推动我国航空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
目前,廉价航空公司有西南航空、亚洲航空、春秋航空和东南亚廉价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客流量大的短程航线,多在二级机场起降,有时不提供免费餐点等附加服务,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以上便是廉价航空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廉价航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廉价航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