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廉价航空逐渐发展为席卷欧洲、亚太等全球航空市场的新浪潮,成为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2008年至2018年十年间市场份额从10%提高到26%,以下是廉价航空行业现状分析。
廉价航空运输最初在北美市场出现,经过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实践,迅速在全球推广开来;截至2018年,全球廉价航空公司超过170家,市场份额已由10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26%,东南亚已经超过30%;廉价航空在欧美2-3小时航线的市场份额呈不断上升趋势,甚至在北美、欧洲市场上都形成了廉价航空在五大航空集团中占据两席的局面。
与之相比较,我国廉价航空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速度上也不占优势。我国第一家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拥有38架空客A320型飞机,经营76条国内航线、5条港澳台航线和7条国际航线。廉价航空行业分析统计显示,廉价航空占我国国内航线的比例仅为6.7%,远低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低成本航空发达的东南亚国家。
2018年,我国航空客运量CAGR达14%,同期全球和美国地区复合增速分别为5%和2%。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和居民消费升级,我国航空出行渗透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廉价航空行业现状分析预测在未来10年里,我国国内航空客运量将 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民航市场,国内航空客运周转量CAGR可达8.3%,且国际线客运量增速将高于国内。
根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文件,民航大众化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民航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47次,满足7亿人次的客运量需求;2030 年实现人均乘机次数1次,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考虑国内和出境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国内民航客运量可保持CAGR11%-12%的增长,到2020年民航客运量将达7.5亿人次,人均乘机次数约达0.5次。
未来5到10年我国廉价航空将有跨越式发展,在我国航空市场占比将有30%—40%,至2023年,廉价航空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廉价航空模式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1、我国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均GDP已升至6300美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数量却达9.6亿人,占比全国人口的近70%,国内低线消费强力巨大。预计随着低线城市人均GDP未来持续增长并超过8000美元,低线居民对旅游消费将会大幅增加,低线消费群体有望成为推动国内航空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
2、在国内民航需求持续增长以及低成本渗透率提升的情况下,低成本行业规模2023年有望保持CAGR14%的增速增长至983亿元,春秋航空作为行业龙头或受益行业高增长,预计旅客周转量占比提升至4.5%左右。
廉价航空可行的盈利模式有几种:发力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游戏业务;其次,与微信等社交软件公司合作等。廉价航空拥抱互联网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非航收入来源。降低成本方面,廉价航空摆脱机票代理商依赖后,建立直销平台能剩下大笔人力成本与租金;此外互联网营销有利于廉价航空打响品牌,极大地增强会员的活跃度、粘性从而带动市场增长,以上便是廉价航空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廉价航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廉价航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