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似药是与已批准的生物原研药相似的一种生物药。在医疗设施的完善、治疗水平提升下,全球生物仿制药行业保持14%-15%的增长率,平均5-10%毛利率,以下是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指出,专利药到期,未来十年内,生物仿制药将凭着价格优势迎来爆发式增长,产销量有望大幅飙升。如果市场继续保持每年25%的增速,我国生物仿制药市场将在未来占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的20%以上,潜力巨大。
根据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前景数据,截止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3417.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增速加快,预计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3500亿元。销售收入居前的十个省份销售收入占比达80.68%,行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目前,我国市场上国产生物药品主要是基因乙肝疫苗、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⒉增白细胞、重组链激酶、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等种基因工程药物。组织溶纤原激活剂、白介素⒊重组人胰岛素、尿激酶等十几种多肽药品还进行临床、Ⅱ期试验,单克隆抗体研制已由实验进入临床,型血友病基因治疗已初步获得临床疗效,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年均增长率不低于,到2020年总产值可达亿元人民币,利润可达亿元人民币。
利妥昔单抗的适应症为非霍基金淋巴瘤。我国每年新增淋巴瘤发病人数约为8.82万,其中约有91%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经我国获批适应症病情估算,市场需求人数将达4.33万人,人均治疗周期8周,每周价格约1.07万元,预估我国每年利妥昔单抗市场空间有望达37亿人民币。
贝伐珠单抗的适应症为结直肠癌和肺癌。我国每年结直肠癌、肺癌新发病例约37.6万、73.3万。其中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面临复发和转移,以说明使用剂量指导、各适应症状和医保单价等计算,预计每年结直肠癌、肺癌市场空间分别可达140.7 亿、197 亿元。
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前景指出,生物仿制药行业的美好前景还引来了制药业之外的参与者。数码科技巨头富士2020年3月份与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公司成立了开发、制造、销售生物仿制药的合资公司——协和麒麟富士胶片生物制剂公司,资本金为1亿日元,双方各出一半。韩国电子产品大户三星2018年和昆泰成立合资公司发展生物仿制药,在2019年初,其还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百健艾迪达成协议,投资三亿美元建立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仿制药的合资企业。
我国已能生产一些生物仿制药,在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只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有6类9只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的都属于仿制。国内正在研究的100多只生物药物中,大部分属于改进型仿制。海正药业、一致药业、复星医药、双鹭药业、丽珠集团、双鹭药业、安科生物、通化东宝等企业也正积极布局和开发单抗药物或长效重组蛋白药物。国内未来的生物制药明星企业或许就将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看,我国销售生物药品超过430种,其中300多种为重组蛋白和抗体药物,销售额达到3417.19亿元,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生物医药产品主要是:胰岛素系列产品、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以上便是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更多生物仿制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仿制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