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光伏市场呈现显著波动特征,产业链价格加速探底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截至2025年9月,科新机电、京运通等企业股价异动显示行业正在经历关键转折期,市场对后续需求释放节奏与盈利空间的预期分歧持续扩大。本文基于最新产业数据展开分析,揭示光伏领域投资价值的核心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根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初,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进入加速下行通道。硅料环节作为关键变量,其价格预计将在本季度末触及此轮周期底部。历史经验表明,当核心原材料价格触底时,终端电站投资经济性将显著提升,刺激全球装机需求集中爆发。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385GW,同比增长42%,其中中国、欧洲、东南亚市场贡献超60%增量。
尽管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担忧,但产业链价格探底过程中,一体化组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展现出较强抗压能力。模拟测算显示,在硅料价格降至每公斤16万元以下时,头部企业仍能保持8%-12%的净利率水平。对比历史周期数据,当前环节间的利润再分配机制已更加成熟:上游超额利润向中游转移的速度较上一轮周期加快3-5个月。
从资本开支流向看,高效电池技术(如TOPCon、HJT)和储能系统配套成为关键投资方向。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N型电池片产能扩张计划已超180GW,较年初增加40%;户用光储一体化项目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30%,其中海外市场份额占比达72%。预计到2026年,具备技术领先性和海外渠道优势的企业将获得超额收益。
在组件价格竞争加剧背景下,光伏玻璃、逆变器等配套产品的盈利稳定性反而增强。数据显示,当组件价格跌破每瓦1.2元时,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辅材企业毛利率不降反升0.5-1个百分点。设备端受益于技术升级需求,TOPCon专用PECVD设备订单量同比激增89%,头部厂商在手订单已覆盖未来18个月产能规划。
当前光伏产业正处于周期底部与成长拐点交汇的关键节点。价格触底带来的需求释放将重塑行业格局,而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构成核心投资主线。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一体化组件企业、海外市占率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技术壁垒显著的设备制造商。2025-2026年光伏装机量有望突破580GW,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重估窗口已然开启。
更多光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