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市场在政策支持与需求释放的共同作用下,3月份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新房及二手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均有所增加,一线城市率先企稳回升,二三线城市降幅持续收窄,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趋势初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住宅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24个,较上月增加6城。从区域来看:
杭州(0.5%)、成都(0.5%)及宁波(0.4%)紧随上海之后,成为新房价格上涨的第二梯队。值得关注的是,天津、济南等城市的房价涨幅均达到3%,显示出区域市场热度不均衡的特点。丹东、包头等地则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新房价格环比跌幅超过0.5%。
在二手房领域,3月共有10个城市实现环比价格上涨,较2月新增7城,显示出市场信心的逐步修复:
杭州以1%的涨幅领跑全国二手住宅市场,北京、上海紧随其后。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核心城市需求潜力释放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改善型购房群体对“好房子”的偏好显著提升市场活跃度。
从供需两端看,3月重点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达45%,同比接近2023年峰值水平,表明优质项目仍具吸引力。同时,二手房成交周期缩短、在架时长减少等数据进一步印证市场信心回升。但需注意:
部分区域如丹东、包头等地新房价格持续承压,反映出供需矛盾仍待解决。
国家统计部门强调,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需继续释放合理住房需求。数据显示,4月及二季度传统淡季可能带来销售季节性走弱,但长期来看城镇化进程与消费升级为行业提供发展空间。下一步工作重点将围绕“好房子”建设、构建新模式展开,通过政策协同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总结
2025年3月住宅市场价格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复苏特征明显:核心城市凭借人口流入和改善需求率先企稳,而二三线城市则呈现分化态势。尽管政策效果初现,但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善仍需时间。未来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如何平衡区域差异、激发下沉市场需求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挑战。
更多住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住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