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0日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方向调整的背景下,天然气作为连接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重要纽带,在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国通过深化天然气全产业链改革,持续提升产供储销能力,并依托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构建起更加稳健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天然气产业始终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布局,不断完善“增储上产—管网建设—市场调节—应急储备”的全链条管理体系。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突破四亿吨油当量大关,其中天然气产量达到2464亿立方米,实现连续八年年均增长超百亿立方米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强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并推进沿海LNG接收站布局,国内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储气设施扩容与互联互通工程加速落地,有效提升了极端天气或国际市场波动下的应急保供韧性。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天然气凭借清洁高效的特性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过渡燃料。2024年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达42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增量主要来自工业燃料替代和民生用能升级领域。特别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通过“煤改气”工程与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稳步提高,助力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从超深层气田勘探技术到智能管网监测系统的应用,中国天然气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产能布局,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输配网络精准调控,不仅提升了资源开发效率和安全水平,还降低了全环节运营成本。例如,非常规天然气开采中突破的“体积压裂”工艺,使单井产量提高30%以上,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面对国际地缘政治与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局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推进跨境管道互联互通,并扩大LNG进口来源多元化。近年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扩能等项目落地,进一步巩固了多区域、多主体的资源供应格局。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碳市场衔接,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总结
当前,天然气产业已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柱之一。通过强化国内生产基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深化科技赋能和国际合作,行业不仅有效保障了能源安全供给,更在低碳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加速与全球合作机制创新,天然气将继续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绿色动能,同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更多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