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及能源转型的加速,能源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25年,能源系统行业正朝着更加智能化、低碳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成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对现有能源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创新实践,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经济性、环境效益和运行效率。
《2025-2030年中国能源系统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综合能源系统(IES)作为现代能源供应的核心,其优化调度对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目标至关重要。近年来,绿证交易与碳交易作为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两大市场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中这两种交易机制的交互性不足,且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协同效应尚未得到深入探讨。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考虑绿证-碳配额互认与热网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通过设计绿证-碳配额互认机制,实现了绿证与碳配额的双向转换,并结合热网的热惯性建立热网储热模型,以系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融合电-热耦合约束,通过优化求解,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调度提供了新的路径。
能源系统行业分析提到在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中,构建一个全面且有效的模型是实现系统优化的基础。该模型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涵盖了购能成本、设备运维成本、碳交易成本、弃风成本等多个方面。通过详细考虑电功率平衡约束、设备出力约束、热储能约束等,确保了模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为了求解这一复杂的优化问题,研究者们采用了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分解问题为电力子系统、热力子系统、市场交易模块与时间尺度协调问题进行求解,能够高效稳定地找到最优解。通过这种方法,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运行效率的最大化。
通过对东北某地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场景日前调度分析,可以深入评估绿证-碳配额互认和热网储热对系统经济性、碳排放量、热电耦合和弃风的影响。在不同场景下,系统的各项成本和运行参数表现出显著差异。例如,在考虑绿证-碳配额互认机制后,系统总成本进一步下降,碳交易成本由支出变为收益,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同时,热网储热的引入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弃风现象,提高了风电消纳能力,并减少了购气成本和碳排放量。此外,通过量化分析热网储热量与始端回水温度的关系,并设定合适的始端最高回水温度,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行成本。这些结果表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策略在实现低碳目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
在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中,绿证和碳交易参数的设置对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环境效益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绿证价格情况下,系统会在碳交易基价略大于绿证价格时积极购买绿证并在碳市场上获得收益。随着碳交易基价的升高,系统总成本在考虑绿证-碳配额互认机制后会逐渐降低,而碳排放量也会在双重因素下更快达到最低值。此外,回水进口温度上限值的设定同样会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设定这一参数,可以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这些参数的优化设置对于综合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2025年能源系统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绿证-碳配额互认机制和热网储热技术,综合能源系统不仅能够在经济上实现成本的最小化,还能在环境上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将在能源系统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全球低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