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能装备与精准化管理成为粮食稳产增效的关键支撑。在2025年的"双抢"关键阶段,富阳区通过强化农机技术应用与服务保障,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截至当前,全区已完成早稻收割1400亩、晚稻播种11.22万亩,在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的双重驱动下,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通过构建"技术+安全"双重保障体系,富阳区在"双抢"期间重点强化了农机管理效能。农机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开展现场教学,结合智能终端设备实时监测作业轨迹,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2%以下。同时,全面检修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重点农机具200余台(套),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安全隐患动态预警,确保"双抢"期间安全生产零事故。
依托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当地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整合农事服务中心与站点的农机作业资源。"双抢"期间调度联合收割机40余台、烘干设备30余台,累计完成稻谷烘干500余吨,实现从收割到仓储的全流程机械化服务。通过24小时值班响应制度和热线预约系统,农户需求解决时效缩短至2小时内。
聚焦"双抢"生产需求,富阳区加快淘汰老旧设备并推广智能化机具。截至当前已引进直线辅助系统、水稻精准播种流水线等新型农机995台(套),其中专用收割机、旋耕机64台(套)。通过北斗导航定位与AI算法融合应用,插秧作业精度提升至±2厘米,单日播种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3倍以上。
2025年的"双抢"实践充分展现了农机技术革新对粮食生产的赋能作用。从安全监管到资源统筹,再到装备升级的全链条优化,富阳区通过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效能与作业质量的双重突破。未来将持续深化农机操作培训体系,并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全域智慧农服网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更多农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