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零部件企业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我国零部件企业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2009-01-01 08:58: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来,经济危机使我国零部件企业受到重压,加上长期以来零部件业散乱差、技术水平低,使众多业界人士呼吁国内零部件企业只有整合才能生存。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将遵循国外企业发展的规律,零部件厂商会越来越少(福特汽车博物馆中呈列图表中记载,1929~1989年,美国汽车企业从140多家到发展到仅20多家)。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零部件企业数量非但没有像美国逐年减少反而还在增加,市场发展不但没有日趋规范化、反而更加紊乱,零部件行业也越来越繁杂。”亚新科副总裁倪威向记者表示。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零部件企业已从90年代中期的25000家增至目前的30000家,每年平均增加至少500家企业。不仅如此,整车厂商数目也从1994年政府公布优化扶植等产业政策时的110多家,增至目前的124家。

    事实上,目前没有人能确切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家零部件企业,仅浙江省大大小小就不少于两万家。例如仅国内并存的电机生产厂家为450多家;而仪征双环周边地区的活塞环企业就有50多家。结果是,长期以来众多良莠不齐的零部件商依然生存下来。而124家整车厂商中,仅前10家就占据市场份额的90%,后100多家也依然立足市场。

    “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中国市场不会如同欧洲市场一样"黑白"分明,而是一个多层次、多产品混杂的市场,它们都需要不同的零部件供应商,构成极其复杂。”倪威表示。

    据了解,在上海国际零部件展上,参展的国产柴油机从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欧Ⅴ、欧Ⅳ,到目前实行的欧Ⅲ、欧Ⅱ,甚至还会有欧Ⅰ、欧0。就是说,倘若发动机厂商没有技术能力生产欧Ⅲ~欧Ⅳ发动机,还可以生产欧Ⅱ以下至欧0,不能给最好的产品供货,也可以给次级的产品供货。

    另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发动机约四千多万,其中包括供给近千万辆轿车、商用车,还有约三千万摩托车、农用车、工程机械、船用发动机等。倘若发动机厂商没有能力为轿车、商用车供货,还能为其他三千万辆的机车供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汽车业的高速增长,零部件市场需求还会持续扩大。这也决定了目前零部件厂商数目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倪威表示。

    与此同时,整车领域也不断涌现加入者。从电器、空调、蜂蜜、酒类等各个领域转向汽车或零部件领域,市场容量随之还在扩大,零部件产品品种、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至2006年底,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397亿人民币;2007年零部件工业总产值达到6700亿元;200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总产值接近万亿大关,达到9480.75亿元。近年来每年平均以30%~40%的速度增长。

    此外,为保持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增长的地方保护主义,国有企业体系以及庞大的整零关系体系的保护,都导致竞争不充分,使得技术水平低、竞争力差的产品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低等、劣等产品企业从而能够存活下来。

    “50年后,我国零部件厂商或许能够遵循国际发展规律,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倪威说,“但现在还不行。”

更多零部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零部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