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处于银行市场降息周期,2022年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逐渐规范化。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稳定负债成本的主动行为,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鉴于中国对跨境资金流的管控措施,以及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中国央行而言资本外流不太会引发重大担忧。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2年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银行行业为了将目前的高通胀降至美联储目标水平,美国经济将经历一段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时期,劳动力市场也会走软,但这是需要承担的痛苦,因为恢复价格稳定尤为重要。
根据美联储当天发布的最新季度经济预测,美联储官员对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测中值为0.2%,明显低于6月预测的1.7%,体现出他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更为悲观。预测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失业率的预测中值为4.4%,较6月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
2022-2027年中国银行行业投资分析及“十四五”发展机会研究报告指出,在遏制通胀、恢复价格稳定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相对温和的失业率上升、实现经济“软着陆”将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说,如果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收紧至更具限制性的水平,或者收紧需要持续更长时间,“软着陆”的可能性会降低。
美联储的最新季度经济预测还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2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为4.4%,明显高于6月预测的3.4%;对明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为4.6%。美联储20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应对高通胀,已连续进行5次加息,累计加息300个基点。
美股往往在美联储议息会议期间反弹。根据市场的统计,在2022年加息周期的四次会议中,标普500指数均上涨超1%。然而今天历史并未重演。事实上,前几次股指上涨都成为熊市反弹的陷阱。2022年所谓的美联储行情迄今证明都是短暂的,标普500指数一度陷入熊市泥潭。美联储在试图控制顽固的通货膨胀时采取的激进紧缩步伐,成为今年以来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
美联储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其代价是失业率明显上升,经济增长放缓,这也让外界对所谓的“软着陆”前景产生了怀疑。与利率挂钩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表明外界对美联储鹰派的评估不断升级,债券市场仍处于“价格发现”模式。此外,由于2/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仍然严重倒挂,衰退阴云成为股市看跌的潜在催化剂。
近期市场悲观的看点不在少数,桥水对冲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上周警告称,只要利率提高到4.5%左右,美国股市就会暴跌近20%。包括摩根士丹利的机构政策发出警告,称美股将重新测试2022年6月的低位。
虽然美国整体通胀或已见顶,但最新数据显示价格压力仍然广泛存在。因此,即使要承担经济增长放慢的代价,美联储也别无选择,只有继续上调政策利率来实现通胀和劳动力市场降温。美股近期调整提醒投资者,市场要持续回升或需要通胀明确下降的证据。随着宏观经济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保持波动。
美联储强硬政策的定价以及由此导致的实际收益率上升,正在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但目前的美股抛售可能接近尾声,因为企业盈利仍有弹性,通胀预期温和,任何下行可能都是有限的。
根据市场指标以及密歇根大学的调查,通胀预期最近有所下降。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减少了对美国通胀预期脱锚的担忧,从而在劳动力市场指标减弱到足以确认美国衰退的情况下,使美联储在未来更容易实现转向稳健立场的政策支点。他相信美联储将在2023年降息,降息幅度将超过目前的定价,从而支持股市反弹并提高市盈率。
以上就是银行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更多银行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银行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加拿大总理卡尼公布了他的新经济团队,长期从政的弗朗索瓦-菲利普·尚皮恩(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留任财政部长,前高盛银行家蒂莫西·霍奇森(Timothy Hodgson)则负责能源和矿业事务。卡尼的新内阁中既有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政坛新秀,旨在推进他雄心勃勃的经济议程。新政府将由29名部长和10名初级“国务卿”组成,未来几个月将面临重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