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5月12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的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在深圳召开。此次会议聚焦绿色电力消费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机制建设,提出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责任落实和创新交易模式等举措,推动绿证市场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抓手。各方代表围绕如何构建高效规范的绿证体系展开深入探讨,为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国家能源局在会上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框架,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细化到重点用能单位,并加快制定《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核算办法》。此举旨在通过制度约束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绿色电力采购。同时,监管部门将持续优化绿证价格监测体系,确保市场定价透明合理,为电碳证协同衔接奠定基础。
地方政府被赋予重要角色,需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持续发力,重点解决跨区域绿证流通障碍,简化交易平台接入流程。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通道和标准化操作规范,确保市场主体能无障碍参与绿证交易,促进区域间绿色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绿电交易平台被要求强化服务创新,根据企业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分时段套餐、阶梯式定价及长期合约等模式,以提升市场活跃度和用户粘性。技术层面需同步升级系统功能,实现绿证核发、确权、结算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会议强调,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单位应率先垂范,在年度能源消费中显著提高绿色电力占比。通过直接采购或认购绿证等方式完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既履行社会责任又能提升ESG评级,为产业链上下游树立低碳转型标杆。
在国际合作层面,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绿证标准制定。通过举办跨国研讨会、建立跨境交易平台等方式加速中国绿证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绿色能源共同体。
此次政策宣介会勾勒出我国绿证市场发展的清晰路径: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方协同发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机制。当政策保障、平台支撑与企业实践形成合力时,绿证将不仅是环境权益凭证,更将成为驱动能源革命的核心要素。随着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加速落地,绿色电力市场必将释放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