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中国能源产业正加速向清洁化、市场化方向转型。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环节,电力市场的深度改革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抓手。2025年7月10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着我国跨省区电力交易机制迈入新阶段。这一实践不仅为区域能源协同提供了可复制样本,更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南方五省(区)通过"1+N+5X"规则体系构建,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区域特色有机结合。数据显示,历经3年试运行淬炼及12轮全场景压力测试,市场机制已覆盖枯水期至汛期等多类工况,在"市场设计—交易执行—计量结算—风险防控"全流程形成闭环验证能力。通过参数管理、阻塞调度等12项关键课题攻关,区域电力系统在保障能源安全与促进清洁能源消纳间实现了动态平衡。
南方区域市场以"央地联动、政企协同"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共治,创新性组建全国首个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吸纳发电企业、用户及新型储能等全产业链参与决策。通过优先发电计划市场化改革与水电交易机制优化,五省(区)能源资源调配效率显著提升。以2023年数据为例,跨省区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推动区域清洁能源占比提高至62%,为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实践范本。
本次连续结算试运行不仅是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更将对全国统一市场的技术路径提供关键数据支撑。随着机制从2天测试向全月覆盖延伸,系统在供需波动中的响应能力得到充分检验。未来三年内,预计该模式可释放超过300亿元市场化交易空间,并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融入能源产业链。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深度改革验证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能源治理新模式,其形成的参数管理机制与多元共治体系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2025年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该模式通过跨省区资源调配、清洁能源消纳及新型市场主体培育等多维创新,将持续释放区域协同效应,助力我国构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产业新格局。其实践成果不仅将推动南方五省(区)在"十四五"末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5%的目标,更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式解决方案。
更多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