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青海省首套光伏全景监控系统投运 推动清洁能源智能化转型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释放强劲发展动能。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480GW,同比增长37%,青海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政策支持成为行业发展标杆省份。在此背景下,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都兰地区建成的国内首套光伏全景监控系统正式投运,以技术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化升级样本。
青海省立足"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定位,通过优化电价机制、强化土地保障等举措构建了光伏项目发展的良好环境。此次投入运行的都兰25万千瓦光伏电站全景监控系统,正是在这一政策框架下诞生的技术结晶。该系统通过整合智能监测算法与高频数据采集技术,实现了对全场站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在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为场站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决策依据。
项目核心亮点在于构建了"毫秒级"故障响应机制,相较于传统系统实现控制速度数量级提升。其关键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显示,该系统投运后场站设备可用率稳定在98.6%,较常规管理模式提高3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阶段。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80%以上新能源场站完成智能化改造。青海项目的成功实践,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通过高频防线拓展和稳控策略升级,不仅满足了高比例光伏并网的电网安全需求,更探索出"源-网-荷"协同控制的新模式。
据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光伏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此次示范工程形成的"青海经验",正在带动西北地区更多光储一体化项目加速布局,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推动西北五省光伏装机容量增加60GW以上。
作为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都兰25万千瓦光伏电站的全景监控系统投运标志着我国光伏产业在智能化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该项目不仅验证了"双碳"目标下技术升级与政策协同的有效路径,更为行业树立了从单点创新到系统集成的技术应用典范。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实施,光伏产业将加速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演进,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更多光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